0.164638s
首页 / 服务中心 > 汽车知识 / 【用车技巧】第二期:汽车空调使用技巧,舒适与节能兼顾的秘诀

【用车技巧】第二期:汽车空调使用技巧,舒适与节能兼顾的秘诀

时间:2025-07-07 12:05
作者:运营服务部
 
汽车空调是行车途中调节车内环境的重要设备,用得好能提升驾驶舒适度,还能减少油耗;用不好则可能影响健康,甚至增加车辆损耗。本期就为大家分享汽车空调的实用使用技巧,助你轻松应对不同场景下的空调调节需求。

一、日常使用避开这些误区

很多车主在使用汽车空调时,存在一些不经意的误区,不仅影响使用效果,还可能对车辆造成伤害。
误区一:上车立即开空调并调至最低温
夏季车辆在阳光下暴晒后,车内温度会急剧升高,有些车主上车后会立刻打开空调,并将温度调至最低。其实,这样做会让空调系统负荷瞬间增大,不仅制冷效果不佳,还会增加发动机负担,导致油耗上升。正确的做法是,上车后先打开所有车门和车窗,让车内的热空气快速流通出去,待车内温度稍微下降后,再关闭门窗,打开空调,将温度调至适宜档位(一般 22-25℃较为合适)。
误区二:长时间开启内循环
内循环可以使车内冷空气循环利用,快速降低车内温度,但长时间开启内循环,会导致车内空气无法与外界交换,氧气含量逐渐减少,二氧化碳浓度升高,容易让人产生头晕、乏力等不适症状,尤其是在密闭的车内空间。因此,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切换一次外循环,让新鲜空气进入车内,保持车内空气流通。一般来说,行驶在城市道路上,可每隔 30 分钟切换一次外循环;在高速行驶时,由于外界空气流动性好,可适当延长切换间隔。
误区三:停车后立即关闭空调
不少车主在到达目的地后,会先关闭发动机,再关闭空调,或者直接关闭发动机让空调随之关闭。这种做法会导致空调管道内的冷凝水无法及时排出,在管道内滋生霉菌,产生异味。正确的操作是,在到达目的地前 3-5 分钟,先关闭空调的制冷功能(即 AC 键),让鼓风机继续工作,这样可以将管道内的冷凝水吹干,减少霉菌滋生的机会。

二、不同场景下的空调调节技巧

在不同的行车场景下,合理调节空调,能让你获得更舒适的体验。
高温天气行车
除了前面提到的先通风再开空调外,还可以将空调出风口向上调节。因为冷空气的密度比热空气大,会向下流动,将出风口向上,冷空气能更好地在车内循环,降温效果更快更均匀。同时,可以开启空调的自动模式(AUTO),车辆会根据车内温度自动调节风速和制冷强度,既方便又节能。
雨天行车
雨天车内容易起雾,影响视线,这时候可以开启空调的除雾功能。对于前挡风玻璃起雾,可按下前挡风除雾键(一般标有扇形图案并带有三条波浪线),同时将空调调至外循环,适当调高风速,这样能快速消除雾气。如果后挡风玻璃和外后视镜起雾,可开启后挡风玻璃及外后视镜加热功能(一般标有长方形图案并带有三条波浪线),通过加热去除雾气。
冬季行车
冬季开空调时,很多车主会担心油耗增加而不敢开。其实,冬季开空调可以合理利用发动机的余热。将空调温度调至 20-24℃,关闭 AC 键(此时空调不制冷,仅利用发动机冷却液的热量制热),开启外循环,让新鲜空气进入车内,既能保证车内温暖,又能减少油耗。另外,冬季车内湿度较低,长时间开空调容易让人感到口干舌燥,可适当开启空调的加湿功能(如果车辆配备的话),或者在车内放置一杯水,增加车内湿度。

三、空调保养不能忽视

想要空调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,定期保养必不可少。
定期更换空调滤芯
空调滤芯的作用是过滤进入车内的空气,阻挡灰尘、花粉、颗粒物等杂质。如果空调滤芯长期不更换,会被灰尘等杂质堵塞,影响空调的出风量和过滤效果,还可能滋生细菌,污染车内空气。一般来说,空调滤芯建议每 1-2 万公里更换一次,具体更换周期可根据车辆使用环境调整,如果经常在灰尘多、空气质量差的地方行驶,应缩短更换周期。
清洗空调管道和蒸发器
空调管道和蒸发器是空调系统中容易滋生霉菌和细菌的地方,长时间不清洗会产生异味,影响车内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。建议每年清洗一次空调管道和蒸发器,可以到专业的汽车维修店进行清洗,也可以自行购买空调清洗剂进行操作。清洗时,按照清洗剂的说明,将其从进风口送入空调系统,开启空调让清洗剂在管道内循环,从而达到清洁的目的。
检查空调制冷剂
空调制冷剂不足会导致制冷效果下降,甚至无法制冷。如果发现空调制冷效果变差,应及时检查制冷剂是否充足。检查时可以观察空调低压管的结霜情况,如果低压管出现结霜现象,可能是制冷剂不足导致的。此时需要到专业维修店添加制冷剂,添加时要注意制冷剂的型号,不同车型使用的制冷剂型号可能不同,切勿混用。
掌握这些汽车空调使用和保养技巧,不仅能让你在行车过程中享受舒适的车内环境,还能延长空调的使用寿命,降低用车成本。希望本期的用车技巧能帮到大家,我们下期再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