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.165057s
首页 / 服务中心 > 汽车知识 / 【用车技巧】第三期:汽车轮胎保养指南,让行车更安全平稳

【用车技巧】第三期:汽车轮胎保养指南,让行车更安全平稳

时间:2025-07-20 12:13
作者:运营服务部
汽车轮胎是车辆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部件,它的状况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、驾驶舒适度以及燃油消耗。忽视轮胎保养,不仅可能引发爆胎等危险事故,还会缩短轮胎使用寿命,增加用车成本。本期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汽车轮胎的保养技巧,助你让轮胎始终保持良好状态。
一、定期检查轮胎状况
养成定期检查轮胎的习惯,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,避免故障发生。
外观检查:每周应至少检查一次轮胎外观,查看是否有裂纹、鼓包、划伤、嵌入异物(如钉子、碎石)等情况。轮胎侧面的裂纹可能是由于老化或过度磨损导致,而鼓包则可能是内部结构受损,存在爆胎风险,一旦发现这些问题,应及时更换轮胎,切勿继续使用。对于嵌入轮胎的异物,若异物较浅且未造成漏气,可小心将其取出;若异物较深或已导致轮胎漏气,需尽快到维修店进行处理。
花纹深度检查:轮胎花纹具有排水、防滑的重要作用,花纹深度不足会严重影响轮胎的抓地力,尤其是在雨天或湿滑路面上,容易发生打滑现象。我国规定,乘用车轮胎花纹深度不得小于 1.6mm,建议大家使用花纹深度尺进行测量,也可以通过轮胎上的磨损极限标识来判断,当花纹磨损到与标识齐平时,就需要更换轮胎了。
二、合理控制轮胎胎压
胎压是影响轮胎性能的关键因素,胎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轮胎造成损害,同时影响行车安全。
胎压过高的危害:胎压过高会使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,胎面中部磨损加剧,降低轮胎的减震效果,导致驾驶舒适度下降。此外,过高的胎压会使轮胎刚性增加,在遇到颠簸路面或障碍物时,容易发生爆胎。
胎压过低的危害:胎压过低会导致轮胎两侧磨损严重,增加轮胎滚动阻力,使油耗上升。同时,轮胎变形量增大,内部温度升高,容易引发轮胎过热,进而导致帘线断裂、轮胎爆破等问题。
正确的胎压控制方法:车主应根据车辆说明书上的建议胎压值来调整轮胎胎压,不同车型、不同轮胎规格对应的标准胎压有所不同,一般在车辆的驾驶员侧车门柱、油箱盖内侧或说明书上都能找到相关信息。建议每月至少检查一次胎压,尤其是在气温变化较大的季节,因为气温变化会导致胎压发生变化,通常气温每下降 10℃,胎压会降低约 0.07-0.14bar。检查胎压时,应在轮胎冷却的状态下进行(停车后至少 3 小时或行驶距离不超过 1.6 公里),这样测量结果才更为准确。
三、科学处理轮胎磨损
轮胎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磨损,合理处理磨损问题能延长轮胎使用寿命。
轮胎换位:由于车辆前后轮的负荷不同,轮胎磨损程度也会存在差异,定期进行轮胎换位可以使轮胎磨损均匀。一般来说,前轮驱动的车辆,建议每行驶 8000-10000 公里进行一次轮胎换位,可采用 “前轮换到后轮交叉换位,后轮换到前轮同侧换位” 的方式;后轮驱动的车辆,换位方式可有所调整,具体可参考车辆说明书。
及时修补或更换:当轮胎被钉子等异物扎破时,若伤口较小(通常直径不超过 6mm)且位于胎面部位,可进行修补后继续使用;但如果伤口位于轮胎侧面或伤口较大,修补后安全性无法保证,应直接更换轮胎。此外,当轮胎出现偏磨现象(即轮胎两侧或单侧磨损异常)时,可能是由于车辆四轮定位不准导致,需及时到维修店进行四轮定位调整,否则会加剧轮胎磨损,影响行车安全。
四、轮胎的日常使用与存放
除了定期检查和保养,日常使用和存放轮胎的方式也会影响其性能和寿命。
避免超载:车辆超载会使轮胎承受的负荷增大,导致轮胎变形加剧、温度升高,容易引发爆胎,同时也会加速轮胎磨损。因此,驾驶时应严格遵守车辆的载重规定,不超载行驶。
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:频繁的急加速和急刹车会使轮胎与地面之间产生剧烈摩擦,加剧胎面磨损,缩短轮胎使用寿命。平稳驾驶不仅能保护轮胎,还能降低油耗。
正确存放轮胎:如果需要更换季节性轮胎(如冬季胎和夏季胎),存放闲置轮胎时,应将轮胎清洗干净并擦干,避免阳光直射、远离热源和油污。可以将轮胎立放,定期转动轮胎改变支撑点,防止轮胎变形;若叠放存放,不宜超过三层,且要避免重压。
轮胎的保养看似简单,却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。只要车主们养成良好的保养习惯,定期检查、合理维护,就能让轮胎始终保持最佳状态,为你的出行保驾护航。下期我们将继续分享更多实用的用车技巧,敬请期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