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.170089s
首页 / 服务中心 > 汽车知识 / 【用车技巧】第八期:汽车底盘保养要点,稳固行车的 “根基” 守护

【用车技巧】第八期:汽车底盘保养要点,稳固行车的 “根基” 守护

时间:2025-07-20 12:30
作者:运营服务部
汽车底盘是支撑车身、传递动力、实现车辆行驶和制动的核心部件,相当于车辆的 “骨架”,承载着发动机、变速箱、车身等重要总成。底盘的状态直接影响车辆的操控性、舒适性和安全性,长期忽视底盘保养,可能导致行驶跑偏、异响、振动加剧,甚至引发悬挂断裂等严重故障。本期就为大家详解汽车底盘的保养技巧,助你让底盘始终保持稳固可靠。
一、底盘关键部件的组成与作用
汽车底盘由传动系统、行驶系统、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四大部分组成,其中行驶系统和转向系统是日常保养的重点。
行驶系统:包括车架、车桥、悬挂系统(弹簧、减震器、下摆臂等)、车轮等,作用是支撑车身重量,缓和路面冲击,保证车辆平稳行驶。
转向系统:由方向盘、转向机、转向拉杆、球头销等组成,负责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,其灵敏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驾驶安全性。
传动系统(部分与变速箱关联):将发动机动力传递至车轮,包括传动轴、万向节等(主要针对后驱或四驱车型)。
制动系统(部分已在第五期详述):通过制动盘、刹车片等实现车辆减速,其底盘部件包括制动管路、制动分泵等。
二、底盘部件的保养重点
底盘部件长期暴露在复杂环境中(如泥沙、雨水、石子冲击),容易出现磨损、腐蚀、松动等问题,需针对性保养。
悬挂系统保养
悬挂系统是底盘中最易损耗的部件之一,直接影响行驶舒适性和操控性。
核心部件与常见问题
  • 减震器:负责抑制弹簧回弹,衰减路面振动。若减震器漏油(筒身有油渍)、失效,会导致车辆过颠簸路面时弹跳剧烈、车身晃动,制动时点头明显。
  • 弹簧:支撑车身重量,长期使用可能出现弹性下降或断裂,导致车身高度不一、行驶跑偏。
  • 下摆臂与球头:连接车身与车轮,球头销长期磨损会导致间隙变大,行驶时出现 “咯噔” 异响,转向时手感变沉或跑偏。
保养建议
  • 定期检查减震器状态,若发现漏油或失效,应及时更换(通常建议成对更换,保证两侧悬挂性能一致)。
  • 每 2-3 万公里检查悬挂系统的螺栓松紧度,尤其是下摆臂、球头的连接部位,防止松动。
  • 行驶在坑洼路面时,提前减速,避免剧烈冲击导致悬挂部件变形或断裂。
转向系统保养
转向系统的精准性是安全驾驶的前提,需重点关注转向机和连接部件的状态。
核心部件与常见问题
  • 转向机:液压助力转向机可能出现漏油,电动助力转向机可能出现电机故障,导致转向沉重或卡顿。
  • 转向拉杆与球头:球头磨损会导致转向间隙增大,方向盘虚位变大,甚至出现转向跑偏。
保养建议
  • 定期检查转向液(液压助力车型),若液位低于刻度线,需及时添加同型号转向液(不可混用),并检查是否有泄漏(管路接头处常见油渍)。
  • 每 3-4 万公里检查转向拉杆球头,若晃动明显或防尘套破裂(泥沙进入会加剧磨损),需及时更换。
  • 避免原地打方向盘(尤其是液压助力车型),减少转向机和轮胎的磨损。
传动系统保养(针对后驱 / 四驱车型)
后驱或四驱车型的传动轴、万向节等部件需重点保养,否则会出现异响和动力传递不畅。
保养建议
  • 万向节、传动轴十字轴等部位设有黄油嘴,需定期加注润滑脂(每 2 万公里左右),防止干涩磨损。
  • 检查传动轴防尘套是否破损,若破损需及时更换,避免泥沙进入导致部件锈蚀。
三、底盘的日常防护与清洁
底盘长期接触泥沙、雨水、融雪剂(冬季)等,容易发生腐蚀,尤其是底盘装甲缺失或破损的车辆。
底盘装甲的养护
底盘装甲(防撞防锈涂层)能有效隔绝水分、泥沙对底盘的侵蚀,新车建议喷涂优质底盘装甲(重点覆盖发动机油底壳、变速箱外壳、悬挂部件等)。
保养建议:每年检查一次底盘装甲的完整性,若发现涂层脱落、破损,及时修补;行驶在碎石较多的路面后,检查底盘是否有石块撞击导致的划痕,必要时补涂防护涂层。
定期清洗底盘
长期行驶在泥泞、积水路面后,底盘会附着大量泥沙,若不及时清理,会加速部件锈蚀。
清洗建议:选择高压水枪冲洗底盘(尤其是车轮拱罩内侧、底盘缝隙处),冲洗后晾干;冬季下雪后,路面可能喷洒融雪剂,建议雪后及时清洗底盘,避免融雪剂中的化学成分腐蚀金属部件。
避免底盘托底
托底是底盘损坏的常见原因,可能导致油底壳破裂、悬挂部件变形、排气管损坏等。
预防建议:行驶在凹凸不平的路面时,提前观察路况,减速慢行;通过减速带、井盖时,尽量让车轮正对通过,减少底盘中间部位的冲击;若不慎发生托底,即使外观无明显损伤,也需到维修店检查底盘部件是否变形或渗漏。
四、不同路况下的底盘保护技巧
城市道路:城市道路虽相对平坦,但井盖、减速带较多,需注意避让或低速通过,避免频繁冲击底盘;停车时选择平整路面,防止车身倾斜导致悬挂部件受力不均。
山路 / 乡村土路:山路弯道多、坡度大,需减速慢行,避免急打方向导致悬挂和转向部件受力过大;土路路面碎石多,要注意躲避尖锐石块,防止划伤底盘或扎破轮胎;雨后土路泥泞,尽量避开深沟和积水坑,必要时观察其他车辆行驶轨迹后再通过。
高速公路:高速行驶时,路面飞溅的小石子可能撞击底盘部件(如油箱、排气管),建议定期检查这些部件是否有凹陷或破损;长时间高速行驶后,停车检查底盘是否有异常发热(如刹车系统、传动轴),避免部件过热损坏。
五、底盘异常的识别与处理
底盘出现异常时,往往会通过异响、振动、跑偏等方式 “提醒” 车主,及时处理能避免故障扩大。
常见异常及应对
  • 行驶中底盘异响:过减速带或颠簸路面时,听到 “哐当”“咯吱” 声,可能是悬挂球头松动、减震器失效或弹簧断裂,应立即减速,避免剧烈颠簸,尽快到维修店检查。
  • 车辆跑偏:双手松开方向盘后,车辆向一侧偏移,可能是悬挂部件变形、轮胎胎压不均或四轮定位不准,需先检查胎压,再做四轮定位(建议每 2 万公里或更换轮胎后做一次四轮定位)。
  • 车身振动加剧:行驶中车身或方向盘明显振动,可能是车轮动平衡失调、轮毂变形,或传动轴弯曲(后驱 / 四驱车型),需及时做动平衡或检查传动轴。
  • 底盘漏油:停车后发现地面有油渍(机油、变速箱油、转向液等),需判断漏油位置(可观察油渍颜色和位置:机油通常为深褐色,变速箱油多为红色或褐色,转向液多为黄色),及时补充油液并维修泄漏部位,避免因缺油导致部件损坏。
底盘是车辆行驶的 “根基”,其保养需要 “防患于未然”,定期检查、及时处理小问题,才能让车辆始终保持稳定的操控性和安全性。下期我们将分享汽车电子设备的使用与保养技巧,敬请期待!